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是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期,也是推进四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深化期。记者昨日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大连市都市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根据《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大连市制定了《大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打造四大农业核心片区
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
《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大连将成为引领东北、影响全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活力的先导区,成为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规划》透露,大连市将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双百”创新工程,重点完善100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培育100个面积500亩优势特色产业园。到2020年末,区市县均建成一个县级重点农业示范区;每个乡镇均建成一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每个村都要建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到2020年末,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
《规划》强调,要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业。重点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50处,年新建人工鱼礁区10万亩,年增殖放流地域性优质水产苗种30亿尾(头)。
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
《规划》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发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旅游增收等功能。继续推进特色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农(渔)家乐、精品采摘园建设,乡村旅游年接待1000万人次以上,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
据悉,大连市还将持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积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鼓励农村居民调整种养殖业结构,支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鼓励农民通过依法自愿流转产权获取收益。提高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严格执行国家强农惠农转移支付政策,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到2020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