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状 发病初期形成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有的相互结合,形成圆形褐色病斑,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色,***后病斑部位干枯收缩,周缘产生离层,常由此脱落成褐色穿孔,穿孔边缘较整...
(1)危害状 发病初期形成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有的相互结合,形成圆形褐色病斑,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色,***后病斑部位干枯收缩,周缘产生离层,常由此脱落成褐色穿孔,穿孔边缘较整齐,多提早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树势强弱、降水量的多少和管理水平等有关。树势弱,温度低,雨量多而频繁,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重;反之,则轻。
(2)防治方法 加强综合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秋季落叶后或扣棚前要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予以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菌源。发芽前喷一次5~10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谢花后至采果前,喷1~2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采果后,喷2~3次1:2:200倍量式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