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树苗「专注树苗20年」树苗商城「树苗养护」知识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技术 > 土肥水管理

甜樱桃遇雨裂果原因新假说 提出解决雨后裂果的新思路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1-07-30 浏览量:

大樱桃雨后裂果是导致生产者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长江中下游多雨地区尤为严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李勃博士此文剖析了甜樱桃的裂果机理,概述了目前世界各国解决雨后裂果的各种措施,包括园址、砧木和品种的选择,设施避雨,采前喷钙和生长调节剂等。同时对于裂果原因提出了新的假说,即温度骤降导致裂果的说法,提出了解决大樱桃雨后裂果的新思路,以期对生产者有所帮助。
裂果发生的类型及原因
    大樱桃的雨后裂果多数是发生在果实表皮,但是有时也会深达果肉,影响果柄、果顶和果颊。这些裂了的果实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只能在本地销售,或者在没有被真菌感染的情况下用来加工(主要是果汁)。而且裂果还会导致果实更易感染褐腐病,缩短了樱桃的货架期。由降雨引起的大樱桃裂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品种、立地条件(土壤类型、湿度)、水分管理、砧木、果实大小、果肉渗透势、果实表皮特性和果实发育时期等。虽然关于裂果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多数研究认为是与果皮直接吸水或者通过维管系统吸水导致的果实含水量迅速增加有关。国内外已有非常多的文章对此进行过阐述。
     虽然裂果主要在下雨的时候发生,但干旱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裂果,因此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裂果的发生并不是单纯由果实的膨胀引起的,主要是由果实收缩导致。因为在晴天时候,果实表面的温度会很高,甚至超过40℃,可以高于气温12℃以上。这个时候伴随着热量向果核内部传递,果实的体积增大,但是表皮和果肉的膨胀率不一致。果实表皮高温会导致表皮松弛,并且超过果肉的膨胀,因此要避免对表面造成任何压力。而降雨会导致过热的果实表面降温幅度达10℃以上,由于热传导较慢,果肉的降温迟于果皮。在果实表面瞬间收缩的同时,果肉依然保持膨胀不变,导致果皮受到的压力比吸水造成的渗透压高的多,产生裂果。这个假说也可以解释在干燥的果实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发生裂果的原因。如果这个假说成立的话,我们采取的措施应该是在预报有雨或者剧烈降温前让果实保持低温。
 
防治大樱桃裂果的措施
园址选择
除了大樱桃品种对裂果敏感度的遗传特性外,果园土壤的类型和湿度也影响裂果。选择合适的地址建园是减少雨后裂果的***经济有效的办法。除了基本的栽培气候条件外,在成熟期或者接近成熟期的时候没有降雨或者很少降雨的地区,才是***适合大樱桃栽培的地方。目前在挪威、加拿大、美国(华盛顿州、密歇根州、纽约等)、瑞士等国家都有这种选择。我过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随着大樱桃产业的蒸蒸日上和栽培面积的逐步扩大,品种区划工作的也开展的有声有色,必将会选出大樱桃栽培的******适宜区。
选择抗性品种或砧木
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品种能完全抗裂果,因此选育高品质的抗裂果品种和分离抗性相关的基因是目前育种工作的重点。但是选育抗裂果品种需要多年的田间试验和离体测试,而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结果一直都不很一致,得到比较客观的抗裂果数据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是同一个品种对裂果的抗性,也会由于果园位置、气候条件、发育时期的不同而不同。我们综合别人的研究结果,在下表中列出了部分品种的果实大小、果实硬度、和裂果敏感度,仅供参考。除了品种,砧木也影响裂果。同果实表面迅速直接吸水相比,砧木通过根系的吸水对裂果的影响更慢,作用更小。要阐明不同砧穗组合对裂果的影响,还需要大量实验。
部分大樱桃品种裂果敏感度

物理方法防治裂果
物理方法防治裂果是指通过物理措施防止树冠、果实、根系等直接接触雨水。例如利用聚乙烯薄膜或者其他材料搭建避雨棚,虽然不能完全解决裂果问题,但是可以明显降低裂果的发生。避雨棚分为固定和活动的两种。固定的避雨棚安装后直到采收结束才能移除;活动避雨棚可以只在下雨的时候使用,对果园的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光照等)影响***小。固定避雨棚设施会使果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特别是树体顶部,影响了果实质量。有报告表明,这种避雨方式会导致叶片、枝条、甚至整树灼伤,使病虫害多发,果实着色不良、延迟成熟。
因此固定避雨棚一般只在顶部搭棚,使可以方便空气在行间流通。地中海国家在20多年前就开始在花期和成熟期利用薄膜遮盖,对树体进行避雨或防止低温危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经成为许多樱桃生产国的普遍栽培措施。树体覆盖在防止雨后裂果的同时,可以促进成熟。但是由于在避雨的情况下昆虫授粉比较困难,栽培中一般多采用自花授粉品种。这点值得国内温室和南方避雨栽培地区借鉴。日本的研究认为,用PVC塑料膜覆盖树干周围半径70cm的地面,能比用无纺布覆盖或者不覆盖显著降低佐藤锦的裂果率。实际生产中也有人用鼓风机把果实上的水吹掉。上述措施都比较昂贵,而且安装成本过高,限制了广泛应用。
本文把果实表面喷涂疏水或者亲脂性的材料也纳入物理措施,其原理主要是在果实表面形成薄膜,尽量隔绝果实与雨水的接触。近年来硅基材料被用来在果实表面成膜。每周喷一次0.7%的硅酸钠,直到采收前一周,共喷3次,能显著降低大樱桃的裂果。原理可能是硅除了强化细胞壁和维持结构稳定性外,还形成了一层膜,防止水分和真菌的侵入。Torres采用一种叫RainGardTM的疏水剂,可以分别把“宾库”、“甜心”和“先锋”的裂果率降低40.5,、40和52%,如果和氯化钙混用,效果更好。
此外,适时适量灌水,及时排水,覆草,维持稳定适宜的土壤水分状况,也是降低裂果的有效措施。
喷矿质元素或生长调节剂
补充外源钙是减轻大樱桃裂果***简单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此法来防止裂果。在波兰和土耳其进行的实验表明,在采收前喷施氯化钙能降低大樱桃品种“勃兰特(Burlat)”的裂果率。在降雨前8-14小时,喷施单独喷施0.5%的氯化钙水溶液或者是0.5%氯化钙加蔗糖5%混合液,可以把裂果率从22%降到9.7%。在土耳其的试验表明,在采前7天到21天单独喷施0.5%的氯化钙水溶液或0.5%氯化钙和蔗糖0.5%混合液,可以把裂果率从20.3%降到13.1%。这可能与喷氯化钙提高了果实的钙水平,延迟了细胞壁的降解或者降低了细胞膜的渗透性有关。上述措施对樱桃叶片无伤害,对平均单果重、产量、果肉pH值、可滴定酸没有影响。单独喷蔗糖或者蔗糖与氯化钙一起喷施,会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土耳其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有药斑残留,这可能与土耳其干旱少雨的气候有关系。Christensen和Simon认为在少雨地区,采前喷施超过0.5%浓度的氯化钙会有药斑残留的风险。采前7天,喷0.5%的硝酸钙,能显著降低“那翁”、“佐藤锦”和“宾库”的裂果率。使用硝酸钙时要注意不同品种的安全浓度。有研究认为单独使用氢氧化钙对减轻大樱桃的裂果没有明显作用,但是和氢氧化铜结合使用,降低裂果的效果明显。盛花后3周和成熟前7天,100升水中加200g氢氧化铜+3kg氢氧化钙,能降低“兰伯特”的裂果率。盛花后第3周和第6周,使用两次上述溶液,可以把先锋的裂果率降低16个百分点。盛花后3周单独使用50g/100L的氢氧化铜也能降低“宾库”的裂果率。铜离子对大樱桃树有毒性,施用的时候注意浓度不可过高。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